Search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24, 2021
兩蚊雞的印托蝴蝶
因很多學校未能進行實體課後活動,我們這學年都會推行很多網上藝術小組,效果有好亦有不好,無論如何大家都盡力以藝術連繫。 可是,總會遇上不合作、參與度不高的學生,反叛地告訴我找不到我一早為他準備的藝術物資包。很明顯不是找不到,是找個藉口不想參與而已。 我不會強迫他要做到甚麼,他說家中其麼藝術物資都沒有,只餘下一支鉛筆和廢紙。很好,我就和他玩玩吧。 我引導他在家尋寶,運用各種物件的質感,例如一個兩蚊硬幣,製作印托畫。只需一支筆、一張紙,就能創作。印托畫是一個有助參加者與當刻環境連繫的簡單藝術活動,對認知或概念設計的要求不多,人人都可參與。印托畫主要是感官和質感的刺激,再轉化成簡單圖案和構圖,從而啟發創意、好奇心及學習動機。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24, 2021
“Making” Fun
其實我真係真係好鍾意創作,特別是整野 (making),感覺好實實在在,好有存在的感覺。很久沒有上堂了,不是聽書那種,而是落手做創作,所以今天以學生/參加者的身份,玩得很盡興! 好想念以前在大學可以全日留在studio,帶著headphone不問世事的,專注去同各種物料去玩。作為治療師,很需要不斷進行創作,一來是鑽研對藝術的敏感度和技巧,治療師每天面對不同的生命,盛載著很多別人和自己的情緒,創作幫助我們去紓緩、消化,讓我們生命更有力、有更多盛載的空間。 生命不單是追求夠闊夠多,而是要愈來愈有深度、有厚度,更能展現「美」。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24, 2021
藝術與自己的距離
藝術創作之可以讓人釋放情感和有新發現,是因為創作給予人反思的距離 (reflective distance)。正如若有人單刀直入針對你的「問題」評頭品足、問過究竟,你可能會感到不自在,或者對繼續探索有關議題感到抗拒。此外,只按常規或習慣的方式看事物,是難以對自己有新發現,因為每人都有盲點。 所以,這個時候更需要進行創作!把自由聯想的影像呈現,帶點距離地觀賞,描述對作品 (而不是講自己!) 的觀察和感想,停留在藝術中,相信創作的過程會帶你走向該走的方向,與你說話。 註: 圖為參加者作品,已獲同意分享。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24, 2021
「表達藝術於社會服務的應用」培訓工作坊
「表達藝術於社會服務的應用」培訓工作坊已完滿結束,謝謝各位參加者踴躍參與! 要運用到藝術,首先是要與藝術做朋友。相信這個工作坊不謹教授基本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燃點大家對藝術的喜愛和熱誠,繼續鑽研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 「表達藝術於社會服務的應用」培訓工作坊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24, 2021
爸爸媽媽都是藝術家 - 親子藝術工作坊
共同創作是促進親子關係最自然的途徑,平時可能較有權威的家長,在創作中學習與孩子平起平坐,放開一切對自己和對子女的批判,一起進入想像的世界。 我們一般做親子活動時,發現孩子並不是主要的服務對象,家長才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甚遠,但同時父母有很多固有的思想和言行,影響子女的成長。因此,父母需要透過藝術,與子女製造一個創新的共同體驗,從新的角度認識自己和子女,為教養的路途吸取養分。 在這個森林親子派對,每人選擇一種動物代表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透過設計面具和服裝設計呈現動物的特徵。我們提供的物資不太複雜,主要為大塊的顔色皺紙,方便任意剪裁和改變造形。 我們鼓勵孩子和父母彼此為對方設計裝扮,大家聽罷興奮不已,隨即化成時裝設計師,使出渾身解數。 我們和同工不禁讚嘆,不是因為孩子的創意,而是家長的發揮!看到有些媽媽很用心為子女設計服裝,彷彿當子女是 top model 般,製作十分認真! 此外,森林入面有各種獨一無二的動物,每隻都各有特式,一樣值得欣賞。藉此讓家長和孩子擁抱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學習欣賞群體中的多樣性。相信今次的藝術親子工作坊能讓家長對藝術重燃興趣,肯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6, 2021
「迎接新挑戰」網上家長工作坊
升上中一,孩子開始踏入青春期,孩子不再是小孩,是個情感開始複雜、帶點反叛的青少年人,對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巨大新挑戰。那麼藝術與面對新挑戰有何關係呢?
藝術的世界強調創意 (creativity),包含原創性 (originality) 、 新穎 (novelty) 和靈活度 。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6, 2021
情理兼備的治療
賽馬會耆智園 邀請了Healing Arts 的總監Julie 為認知障礙長者服務的前線專業同工提供表達藝術治療簡介及體驗工作坊。藝術有治癒作用,但藝術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有科學理據及理論的支持,證明藝術與人的發展息息相關。
我們致力向大眾及專業人士提供培訓,包括體驗活動、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6, 2021
轉化蝴蝶的儀式感🐛🦋
創作是一種儀式 (ritual),帶有象徵意義,把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以實在的方式呈現,或讓人親身體驗。這是超越語言,不用解釋得清清楚楚、劃出腸,而是要相信創作過程已為他們帶來力量,迎接新學年。
新學年,願你們由毛毛蟲漸漸長大變成蝴蝶,健康快樂的成長!



表達藝術治療師 馮銳琳 Julie
- Sep 6, 2021
壓花滴膠的療癒作用
運用壓花的好處是對於藝術技巧的需求不高,即使沒有任何藝術經驗的參加者,都可以製作到效果不錯、令自己滿意的作品。而擺放壓花就像花藝、插花一樣,重點是隨心,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按自己心意而行,為自己而創作,是一件無比滿足的事。